主编寄语

    • 摘要: 主 编 寄 语
      ——庆祝《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创刊30周年
      中国的核化学与放射化学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以郑大章、杨承宗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放射化学家将放射化学从居里夫人的实验室带到了中国,在条件极为困难的年代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的放射化学家、核化学家、核化工专家为“两弹”的研制、核电的发展及核技术应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文革”期间,核化学和放射化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受到了很大的摧残。1978 年以后,中国的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得以恢复和发展。1979 年4 月,在成都召开了中国化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会议,并创办了《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杂志,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领导和管理。
      30年来,《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杂志始终坚持为作者和读者服务、促进我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办刊宗旨。一直以来,本刊主要有研究报告和研究简报两个栏目。编辑部收到作者投稿后,立即向作者发收稿回执,并邀请两位专家审稿;根据审稿专家的意见,将准备录用或可能录用的稿件返回作者,请作者根据审稿意见进行修改,必要时请审稿专家再审;通过后经过编辑加工、主编终审后发排。在此过程中,论文作者、审稿专家、责任编辑及杂志主编通力合作,反复斟酌修改,使本刊发表论文的科学性和可读性得到了保证。2007年以来,我们根据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同仁的建议,新增了研究领域综述栏目,一般由编辑部邀请从事某一领域研究的知名专家撰稿。这些综述不但可以帮助那些准备进入或者刚刚进入该领域的青年学生尽快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前沿,而且对于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拓广知识面也有所裨益。
      目前,《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的编排格式、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中英文科技名词和术语的规范、曲线图和数值表中“量算法”的运用、统计学常用符号的规范和正确使用、实验数据的数值修正及书写规范以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规范等已全面达到了国标的要求,刊物的标准化、规范化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印刷和装帧质量近年来已有显著改善。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是一本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原子能技术类核心期刊。它是国内唯一一本有关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领域的刊物,始终被国际知名的检索机构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化学文摘(CA)和英国科学文摘(SA)收录,并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网络版》、《方正Apabi电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和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值得欣慰的是,目前许多国内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处女作就是在本刊发表的。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杂志从草创到逐步走向成熟,进入了她的“而立”之年。在回顾杂志走过的30年历程的时刻,我们要感谢中国核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指导和扶植,感谢我国老一辈放射化学家和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同仁的关爱和支持。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刊物不但与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存在巨大的差距,与国内许多优秀刊物也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我们的稿源还不够多,文章的原创性还有待提高,从收稿到发排的周期较长,这些都有待我们编辑部与作者共同努力去改善和提高。
      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核科学的振兴,《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将进入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她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主编

       

    /

    返回文章
    返回